选茧,是指根据制丝工艺要求对原料茧进行选剔分类的工艺过程。由于蚕本身体质和结茧时的环境不同,以及受收茧、烘茧、运输等影响,往往有一部分难以缫制高级生丝的次茧和不能缫丝的下茧,以及茧内有两粒或两粒以上蚕蛹的双宫茧等。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蚕茧,茧形大小、茧层厚薄、色泽等也有差异。因此,必须按不同工艺要求进行选茧分类,以符合缫丝的要求。同时,在原料茧中混有不能缫丝的下茧,必须予以选除。若需精选的,还要在上车茧中进一步按茧形大小、茧层厚薄和茧的色泽进行选茧。因此,选茧的目的就是在整个庄口的蚕茧中,剔除不能缫制设计生丝等级要求的蚕茧。而公证检验的样品就需要按照标准GB/T 9111—2015进行选茧试验。
一、桑蚕干茧的分类
桑蚕干茧分成上车茧和下茧,上车茧包含次茧。上车茧是指可以缫正品生丝的蚕茧,茧形、茧色、茧层厚薄及缩皱正常、无疵点的蚕茧。次茧有疵点但不属于下茧可以缫丝的茧。下茧是有严重疵点,不能缫丝或很难缫正品生丝的茧。下茧由低到高分为烂茧、口茧、双宫茧、薄皮茧、霉茧、特小茧、印头茧、黄柴茧等类别。黄柴茧包括黄斑茧(尿黄茧、夹黄茧、靠黄茧、老黄茧、硬块黄茧)、柴印茧(单条柴印茧、多条柴印茧、钉点柴印茧、平板柴印茧)、油茧、瘪茧、绵茧、薄头茧、薄腰茧、畸形茧、多疵点茧等。
二、选茧试验
1、试验条件
选茧试验条件应满足选件台光滑无反光,光线柔和,照射均匀,照度为(500±50)lx。电子天平量程为0kg~10kg,最小分度值为0.1g。
2、选茧流程
将抽取的5kg桑蚕干茧进行剥茧,从剥茧处理后的样茧中随机抽取200粒,分清光茧和毛茧,按照GB/T 9111-2015测定剥光率,且大于或等于90%,才能进行选茧试验。在选茧台上放置装各类下茧的筐子,用双手来回翻转适量的干茧进行粗选,选出下茧放入相应的下茧筐子里,将选好的上车茧进行复选,挑出漏选下茧,上车茧中不能有双宫茧,漏选下茧质量占供试茧质量的百分率不超过0.2%,下茧中不能有上车茧。复选结束后,将上车茧、茧衣和各类下茧分别称重并记录数据,在上车茧中,随机抽取1000g,选出其中的次茧并称其重量,数清上车茧的粒数,计算茧衣率、上车茧率、次茧率、各类下茧率、样品余亏率和平均粒茧重量等。
3、注意事项
在不影响丝色和等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原料,提高上车茧率,其次是降低误选率,准确辨别次茧、下茧的种类。其辨别方法:
(1)烂茧:茧内污渍印出茧层,颜色较深,总面积大于0.5cm2的茧;外沾污渍深入茧层,总面积大于1cm2的茧。
(2)口茧:茧层有孔口的茧,包括蛾口、鼠口、削口、蛆口、虫口等(要注意针眼大小的口茧);内穿茧,孔口在内部,表面有层薄丝。
(3)双宫茧:有两头或两头以上蚕共同结成的茧。茧型比同类正常茧大,重量大于平均粒茧重量;晃动蚕茧听声音会有两粒蛹子摩擦的沙响,不如一粒蛹子干脆;对着光照,能看见两粒蛹子或蛹体粘连体积明显大于正常蛹体;缩皱比正常茧粗,茧丝排列交错,一般茧衣不能被剥干净。
(4)薄皮茧:茧层薄,茧层质量小鱼同批干茧平均茧层质量的二分之一的茧。当薄皮茧同时拥有除烂茧、口茧外的疵点时,计入薄皮茧。
(5)印头茧:污渍浸出茧层,表面可见的茧。若蚕茧摇不动没有响声,能看到茧层发黑,但黑色污染物未浸出茧层,则不计入下茧,计入次茧。
(6)黄柴茧:
a黄斑茧:茧层有严重黄色斑渍的茧。尿黄茧,蚕尿污染茧层造成茧层发黄、发软浮松的茧。蚕尿深入茧层三分之一以上的茧;蚕尿污染处明显发软或浮松,发软或浮松面积超过0.2cm2的茧;蚕尿污染总面积超过0.5cm2的茧。‚夹黄茧,蚕尿污染茧层之中,表面可见的茧。ƒ靠黄茧,污斑深入茧层三分之一以上或污斑总面积大于1cm2的茧。④老黄茧,茧色深黄缩皱异常,黄色面积占茧体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茧。⑤硬块黄茧,茧层有黄色硬块或胶结的茧。
b柴印茧:茧层有严重印痕的茧。①单条柴印茧,茧层有一条竖柴印,印痕深入茧层二分之一以上的茧;茧层有一条横柴印或一条斜柴印,印痕深入茧层二分之一以上的茧。②多条柴印茧,茧层有两条及两条以上柴印,其中一条印痕深入茧层三分之一以上的茧;茧层有两条及两条以上柴印,印痕未超过三分之一,但茧体已经变形的茧。③钉点柴印茧,钉点印痕深入茧层二分之一以上的茧;钉点印痕未超过茧层的二分之一,但有两点及两点以上印痕的茧。④平板柴印茧,茧层表面局部呈平板状,无缩皱,总体面积大于0.5cm2的茧。
c油茧:蛹油渗出茧层表面,油斑颜色较深且油斑总面积大于0.2cm 2的茧,油斑颜色较浅且油斑总面积大于0.5cm2的茧。
d畸形茧:茧型异常的茧,如多棱角茧、尖头茧、扁头茧等。
e瘪茧:茧层两侧压瘪或茧层一侧压瘪并沾有污物、蛹油的茧,
f绵茧:茧层浮松,缩皱不清晰,手触软绵的茧。
g薄头、薄腰茧:茧的端部或腰部茧层薄,光线反射暗淡的茧。
h异色茧:与同批茧茧层颜色有明显差异的茧。
i多疵点茧:茧层有不少于两种疵点的茧。
(7)霉茧:茧层或蛹体霉变的茧,分为外霉茧和内霉茧。茧层表面霉且霉斑总面积大于0.2cm2的茧;茧层内层霉或蛹体霉的茧。
(8)特小茧:粒茧质量小于同批干茧平均粒茧质量的二分之一的茧。若茧同时拥有除烂茧、口茧外的疵点时,计入特小茧。
(9)其他下茧:不属于上述范围的茧。
第6类至第8类不再附图,有感兴趣的可自行查询。
(10)次茧:有明显疵点,但可缫丝的称为次茧。如轻黄斑茧(轻尿黄、轻靠黄、轻油黄、有色茧)、轻柴印(轻线柴、轻钉柴、轻板柴)、轻畸形、硬薄皮、硬绵茧、薄头茧,轻内印(白油茧)以及米黄、湖绿、浅红斑等有色茧。
三、丝厂选茧
丝厂常用的选茧设备是传送带选茧机,有的还装有灯管选茧装置,必要时选除内印茧。光茧随着传送带向前移动,被送至选茧工作面进行选茧,选茧工作人员分头档、中间及末档,按照各自职能选捡不同的下茧,选好的茧随着传输带移至下一道工序,这样实现了茧输送自动化与连续化。
桑蚕干茧的质量等级影响生丝的质量等级和经济效益;生丝的质量等级主要取决于原料茧的供给质量和缫丝生产质量控制水平。选茧是生产工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虽不直接参与生丝定级判定,但选茧的准确性关系解舒率、万米吊糙、解舒丝长、毛茧出丝率、洁净等检验项目的质量等级进而影响生丝品质。所以,作为检验人员应准确把握选茧原则,保持目光稳定,为茧丝质量把好关。